皮膚瘙癢症通常由什麼原因引起?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導致皮膚瘙癢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蚊蟲叮咬,有些是熱邪血虛所致。對付皮膚瘙癢,我們常用西藥來緩解,但西藥副作用大,對人體會有一定的傷害。

中醫認為,風邪、濕邪、熱邪、血虛、蟲淫等是導致皮膚瘙癢的主要原因,所以應該以疏風祛濕、清熱解毒為治療原則,以便達到驅邪扶正、止癢的功效。一些食療方對緩解皮膚瘙癢可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皮膚瘙癢症通常由什麼原因引起?

答:西醫認為皮膚瘙癢症因內因和外因所致。

內因:多與某些疾病有關,如甲狀腺功能異常、糖尿病、腎病等,也包括藥物反應及煙酒和辛辣食品等刺激。

外因:有乾冷或潮濕的天氣、穿著化纖毛織品、使用鹼性過強的肥皂等,也可促使本病發生。

皮膚瘙癢怎樣來治療

選擇養血潤膚的藥物
在初期發現皮膚上有症狀的時候,由於病變在表面,所以一般就會選擇養血潤膚的藥物,這些藥物不僅能夠解決皮膚上的症狀,還能夠説明調理皮膚恢復正常狀態。因為大部分時候皮膚瘙癢可能會由於氣候或者是外界的因素刺激導致的,養血潤膚可以促進局部氣血運行,説明皮膚變得健康。

對繼發損害不明顯者,中藥如百部酊或百部酊100ml加雄黃解毒散30g混勻外用,亦可用蛇床子、苦參配為酊劑( 二藥各30g浸入75%酒精,3天后濾渣備用)外塗。(2)局部繼發皮膚苔蘚化,浸潤肥厚者,中藥可用止癢藥膏、普榆膏或癬症熏藥卷等。

大棗雪梨膏治皮膚瘙癢
大棗(或金絲棗)10枚,雪梨膏20毫升。將棗先泡半小時,入砂鍋內加水煮至棗爛後加入雪梨膏後服用。此方可潤肺護膚,健脾益氣。適用於冬季皮膚乾燥脫屑,老年皮膚瘙癢。

老生薑治皮膚瘙癢
新鮮老生薑1塊搗爛如泥,以紗布包裹,塗擦患處。每次10—20分鐘,每日l—2次,療效顯著。此方既能止癢,又能滋潤皮膚。

祛風止癢湯
當歸10克、蟬衣、徐長卿、生地各15克、紅棗10個。輔助治療皮膚瘙癢具有較好的效果。

滋血止癢湯
黃連3克,黃芩、防風、苦參、蟬衣各6克,麥冬、麥芽、桃仁、菊花、紅花、瓜萎、天冬各10g、當歸、黃芪、赤、白芍各15克,何首烏、熟、生地各20克。輔助治療皮膚瘙癢具有較好的效果。

皮膚瘙癢的中醫秘方是什麼?開塞露自製保濕水怎麼做?

但對於不少的朋友來說,在冬季往往由於皮膚比較的乾燥可能會出現有皮膚瘙癢的問題,但是對於這一問題的一些主要的市場上面的治療方法究竟哪一種才是對自己簡單有效的呢?

冬天為什麼愛癢呢?

癢是皮膚痛覺感受器受到刺激的表現。一般情況下皮膚有完整的屏障作用,所以不癢。但在冬季,由於皮脂腺、汗腺分泌的減少,皮膚缺乏汗液與皮脂的滋潤和保護,出現細微的皸裂,皮膚表面的酸性環境被破壞,導致神經末梢暴露在環境中,因而此時輕微的理化刺激,如溫度的變化、日光照射、毛髮摩擦、洗滌劑等,即可引起劇烈的瘙癢。

冬季皮膚瘙癢怎麼辦?冬季皮膚瘙癢的中醫秘方

1、何首烏26克,當歸、槐花各10克,生地黃16克,丹參12克,胡麻仁5克,全蟲、蟬蛻各3克。
2、生地、熟地、當歸、何首烏、鉤藤各9克,天門冬、地骨皮、黃芩各4克,刺蒺藜15克。
3、黨參、黃芪各20克,白術、茯苓各15克,當歸、丹參各12克,升麻、柴胡各。10克。
4、馬齒莧、瓜蔞葉、野香薷各15克。
以上方均水煎服,每日1劑。

噴:開塞露自製保濕水

開塞露的主要成分是甘油或甘露醇,平時便秘的時候,大家都會使用開塞露來通便。其實,開塞露除了有很好的通便效果外,還有很好的滋潤皮膚的功效,我比較推薦用開塞露自製保濕水來防乾燥。

做法非常簡單,首先打開一支新的開塞露,倒進一個乾淨的噴霧瓶裡,然後加入適量的純淨水或蒸餾水就可以了。可以在每次外出的時候裝在包裡或揣在兜裡,每次洗完手後噴一點,然後輕輕揉搓一下,促進吸收,非常方便。

因氣候乾燥,肌膚常會缺水,加之肌膚油脂分泌減少,很容易出現皮膚瘙癢。

避免直接用手抓撓瘙癢部位,可以用一塊低於體溫的濕布冷敷,或是輕輕拍打瘙癢部位幫助止癢。洗澡後,可擦些甘草油,以保持皮膚濕潤,防止皮膚表層乾燥。

Tips:甘草油
【處方】 甘草1兩,香油10兩。
【制法】 將甘草浸入香油內1晝夜,文火將藥煎炸至焦黃,濾去藥渣即可。
【功能主治】解毒、潤膚。

維生素A軟膏,最好晚上用

冬季皮膚瘙癢的一大誘因就是皮膚乾燥,對於皮膚乾燥的瘙癢患者,可給予維生素A治療。需要注意的是,維生素A軟膏最好晚上塗用,因為其在日光作用下容易誘發一些患者的光敏性皮炎。

另外,富含保濕因數、尿囊素等成分的乳液是不錯的選擇,其可形成皮膚屏障保護,也可與外用激素製劑交替使用,既取激素快速止癢之效,又可保濕滋潤,減少皮膚乾燥脫屑。日常生活中還應避免熱水燙洗,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宜穿著全棉寬鬆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