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兒童鋅、鈣補充指南:依成長階段判斷需求,掌握補充關鍵

冬季氣溫驟降,兒童戶外活動減少,飲食習慣也可能因節令調整而改變,此時成長所需的關鍵營養素是否充足,備受家長關注。其中,鋅與鈣作為支撐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礦物質,常讓家長困惑「冬季究竟該優先補鋅還是補鈣」。事實上,兩者在人體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補充需求需依孩子的年齡階段、身體狀況而定。本文將從營養功能、冬季需求特殊性、各階段攝取標準及缺乏症狀等方面詳細說明,提供科學的補充方向。

冬季為何需要特別關注補鈣與補鋅?

(一)鈣的重要性
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對兒童的骨骼發育、牙齒健康以及神經、肌肉和心臟功能都有重要作用。冬季由於日照時間短,紫外線強度低,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減弱,進而影響鈣的吸收。因此,冬季是兒童補鈣的重要時期。

(二)鋅的重要性
鋅對兒童的免疫功能、味覺發育以及生長發育至關重要。冬季兒童容易出現反復呼吸道感染、食欲減退、傷口癒合緩慢等問題,這些都可能是鋅缺乏的表現。此外,鋅還參與多種酶的合成,對兒童的智力發育也有重要影響。

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鋅、鈣攝取標準

兒童對鋅和鈣的需求量隨年齡增長而變化,家長需依據階段性特點,合理規劃飲食,確保攝取量達標。以下數據參考台灣地區「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及國際營養學標準:

鋅的每日建議攝取量

0-6個月:2毫克(母乳或配方奶可滿足,不需額外補充)
7-12個月:3.5毫克
1-3歲:4毫克
4-6歲:5.5毫克
7-12歲:男生7毫克、女生6.5毫克
13-18歲:男生11.5毫克、女生8.5毫克(青春期需求顯著增加)

鈣的每日建議攝取量

0-6個月:200毫克(母乳或配方奶足夠供應)
7-12個月:250毫克
1-3歲:600毫克
4-6歲:800毫克
7-9歲:1000毫克
10-18歲:1200毫克(青春期骨骼快速生長,需求達到高峰)

孩子缺乏鈣或鋅的特徵

(一)缺鈣的特徵
1. 嬰幼兒:多汗、夜驚、煩躁不安、出牙晚、囟門閉合晚。
2. 較大兒童:腿部疼痛(如膝蓋疼、小腿疼)、骨骼發育遲緩、X型腿或O型腿。

(二)缺鋅的特徵
1. 嬰幼兒:食欲減退、反復感染、傷口癒合緩慢。
2. 較大兒童:免疫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生長發育遲緩。

營養補充劑的使用原則

若飲食攝取不足,或經醫生確診缺乏,可在指導下使用補充劑,注意以下要點:

鋅補充劑:常用葡萄糖酸鋅、硫酸鋅,劑量需按年齡調整(如1-3歲每日不超過4毫克元素鋅),連續補充不超過2-3個月,避免長期使用影響銅、鐵等礦物質的吸收。

鈣補充劑:選擇有機酸鈣(如葡萄糖酸鈣、乳酸鈣),對胃腸道刺激較小,適合兒童。每日補充量不超過建議攝取量的1/2,同時需搭配維生素D(每日400-600IU),促進鈣吸收。

注意事項:鋅與鈣的吸收存在一定競爭性,補充劑需間隔2小時以上服用;補充劑不能替代正常飲食,且需在醫生或營養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劑量過量(如鈣過量可能增加腎結石風險)。

冬季是兒童補充鈣和鋅的重要時期,但是否需要補充以及何時補充,應根據孩子的具體營養狀況、生長發育需求以及醫生的建議來決定。家長應關注孩子的日常飲食和生長發育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搭配和必要的補充劑,幫助孩子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促進健康成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