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藏時節,讓身體在藥香裡悄悄變強

北風卷著碎雪敲窗時,老輩人總說“這是老天爺給身體‘充電’的好時候”。冬天的日子像被拉長的棉絮,不疾不徐,恰好適合用溫和的中藥熨帖氣血,也適合給那些纏人的小毛病來個“冬治”,就像給莊稼施冬肥,看似不動聲色,來年開春自有驚喜。

廚房裡飄出的中藥香

冬日的調理,從不是苦藥湯的專場,很多“藥食同源”的好物,本就藏在尋常灶臺上。

當歸生薑羊肉湯是冬日標配。當歸像位細心的調養師,帶著羊肉的溫熱走遍全身,把寒氣一點點趕出去。手腳總像揣著冰坨的人,喝上幾碗,連說話時呵出的氣都帶著暖意。南方人愛用黃芪燉雞,黃芪的溫補像冬日暖陽,不熾烈卻綿長,幫著身體把陽氣穩穩守住,哪怕外面風雪再大,內裡也自有一團火氣。

若是總覺得嗓子幹、心裡躁,銀耳百合湯便是最好的慰藉。銀耳泡發後像一朵溫柔的雲,百合自帶清潤之氣,慢火燉到黏稠,喝下去仿佛給五臟六腑敷了層保濕膜,連呼吸都變得清爽。冬日裡難免貪嘴吃些辛辣油膩,這時泡上一杯陳皮茶,橙皮的清香裹著微微的苦,既能幫著消化,又能理氣化痰,杯盞間都是歲月沉澱的溫柔。

冬病冬治,抓住最佳時機

冬天,雖然寒冷,但也是治療某些疾病的最佳時機。中醫裡有個說法叫“冬病夏治”,其實“冬病冬治”同樣有效。冬天,人體的陽氣內斂,氣血循環相對較慢,這時候治療一些慢性疾病,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哮喘。冬季是哮喘的高發季節,寒冷的空氣容易刺激呼吸道,引發哮喘發作。但冬天也是治療哮喘的好時機。中醫認為,哮喘多與肺、脾、腎三髒的虛損有關。在冬季,通過服用一些溫補腎陽、健脾益肺的中藥,如人參、黃芪、熟地黃等,可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減少哮喘的發作。你可以找一位元經驗豐富的中醫師,根據自己的體質和病情,開一副適合自己的中藥方,堅持服用一段時間,說不定就能讓你在來年少受哮喘的折磨。

還有風濕性關節炎。冬天,寒濕之邪容易侵襲人體的關節,導致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對於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來說,冬天是一個難熬的季節。但冬天也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好時機。中醫常用桂枝、附子、乾薑等溫陽散寒的中藥來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這些中藥可以溫通經絡,祛除寒濕,緩解關節疼痛。你可以選擇中藥薰蒸、中藥熱敷等外治方法,讓藥物的溫暖直接作用於關節,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

冬天,雖然寒冷,但也是養生的好時機。中藥調理和冬病冬治,就像冬天裡的兩把火,溫暖著我們的身體,守護著我們的健康。所以,不要害怕冬天的寒冷,讓我們用中藥的力量,擁抱這個冬天,讓身體在寒冷中變得更加健康、強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