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血糖:藏在本草裡的“穩糖智慧”與餐桌上的“控糖密碼”

提起糖尿病,很多人會想到終身相伴的血糖監測儀、離不開的降糖藥,卻鮮少知道,在中華本草的浩瀚長河裡,藏著不少能為血糖“踩刹車”的天然助力;更容易忽略,一日三餐的方寸餐桌,才是控糖戰役中最關鍵的“主戰場”。今天,我們就一起揭開這些守護血糖的秘密,讓控糖之路少些焦慮,多些生活的溫度。

對糖尿病有益的中草藥

中醫將糖尿病歸為“消渴”範疇,認為其病因主要是陰虛燥熱。陰虛導致體內津液不足,燥熱則使津液進一步耗傷,從而引發口渴、多飲、多尿、消瘦等症狀。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基本原則是滋陰潤燥、清熱生津,通過調整陰陽平衡,恢復臟腑功能,達到治療糖尿病的目的。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對糖尿病有益的中草藥:

1. 黃芪
黃芪是一種常見的補氣藥,具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功效。在糖尿病治療中,黃芪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進胰島素分泌,提高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從而降低血糖。

2. 人參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人參中的人參皂苷具有降血糖作用,能改善胰島B細胞功能,促進胰島素分泌,同時抑制糖異生,減少肝糖輸出。此外,人參還可能通過促進胰島素分泌、保護胰島細胞、刺激葡萄糖攝取以及增強胰島素敏感性來發揮其抗高血糖作用。

3. 地黃
地黃具有滋陰補腎、養血生津的功效。現代研究表明,地黃中的地黃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作用,能顯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

4. 麥冬
麥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麥冬中的多糖成分具有降血糖作用,能減輕糖尿病患者的口渴、多飲等症狀,同時改善胰島功能。

5. 枸杞子
枸杞子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現代研究表明,枸杞子中的多糖、黃酮等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作用,能保護胰島B細胞,促進胰島素分泌。

6. 丹參
丹參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的功效。丹參中的丹參酮等成分具有改善微循環、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等作用,能減輕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變。

7. 玉米須
玉米須具有利尿消腫、降血糖的功效。玉米須中的多糖、黃酮等成分具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同時降低血脂。

8. 葛根
葛根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的功效。葛根中的黃酮類物質能促進胰島素分泌,提高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從而降低血糖。

9. 苦瓜
苦瓜是亞洲國家中常用的降糖植物。苦瓜中的活性成分包括葫蘆烷三萜類化合物、多肽-p、查爾酮和煙鹼等,這些成分通過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啟動AMPK、增加葡萄糖轉運蛋白4(GLUT4)的表達、促進β細胞恢復以及模擬胰島素的作用來發揮其降糖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苦瓜可能會導致低血糖昏迷和抽搐,尤其是在兒童中,還可能引起頭痛。

10. 黃連
黃連中的小檗堿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顯著的降糖效果。小檗堿通過啟動AMPK、增加葡萄糖攝取和促進糖酵解來降低血糖。此外,它還能通過調節胰高血糖素樣肽-1的釋放來促進胰島素分泌,並促進β細胞再生。在腸道中,小檗堿通過抑制二糖酶活性來抑制葡萄糖吸收。

控糖是場“持久戰”,溫柔對待自己最重要

糖尿病不是“絕症”,而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慢性疾病。無論是借助中草藥的輔助調理,還是通過飲食的精細控制,核心都是“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不要因為偶爾一次血糖升高而焦慮,也不要因為血糖穩定就放鬆警惕,養成規律作息、適量運動(比如每天散步30分鐘)、定期監測血糖的習慣,才能讓血糖始終保持在穩定範圍。

記住,控糖的目的不是“剝奪生活的樂趣”,而是“在健康的前提下,享受生活的美好”。偶爾想吃一塊蛋糕,只要提前減少主食量,控制好分量,也未嘗不可;想喝一杯奶茶,就用無糖豆漿搭配少量水果代替。只要掌握了科學的方法,糖尿病患者也能擁有健康、幸福的生活。

糖尿病吃什麼好?中年男人如何預防糖尿病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生活中常見的疾病,多發生于飲食不健康的人群當中,此種疾病的危害比較大;首先不僅會導致患者出現便秘,尿失禁,陽痿等問題,還可能會引起神經以及血管病變,嚴重時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因此,我們平日裡一定要多多的關注此種疾病,並且做好預防的措施,尤其是男性朋友,倘若做好下文中提到的這些事,便可以遠離男性糖尿病。

一、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暴飲暴食,生活有規律,吃飯要細嚼慢嚥,多吃蔬菜。在平時不要吃太多的甜品,尤其是在短時間內大量攝入,這樣容易讓血糖升高,誘發糖尿病。

二、避免感染性疾病的出現。在日常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防止一些感染性疾病出現,如感冒、鼻炎、呼吸道感染等。有些病毒感染會導致糖尿病的發生。也不能吃太過的抗生素,過量使用抗生素引發糖尿病出現。

三、避免過於肥胖。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伴隨著肥胖,這是因為過於肥胖會導致糖尿病的出現,所以在平時要控制體重,飲食要克制,讓體重維持在正常範圍內。

四、定期做血糖監測。有血壓或者血脂偏高的患者,在30歲後每年要測一次血糖,定期的檢測血糖可以讓自己瞭解身體狀況,也可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五、要經常運動。經常運動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每天運動30分鐘,可以選擇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加機體抵抗力,改善胰島素敏感度,起到預防糖尿病的目的。

六、控制鹽的攝入量。過多的攝入鹽會容易誘發高血壓,而高血壓患者往往會併發糖尿病,所以日常鹽要控制在每天2克左右。

七、避免壓力過大。長期的壓力過多很容易讓血壓、血糖升高。所以要避免讓自己壓力過大,在平時在做任何事前都要深呼吸釋,放下壓力。還可以在沒事的時候聽一些輕鬆的音樂,達到舒緩的目的。

這些蔬菜預防糖尿病

1、洋蔥

洋蔥味淡性平,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並且發現洋蔥是含有前列腺素A的唯一蔬菜,多食有利於擴張血管,防止動脈硬化,對糖尿病併發症的預防有利。洋蔥還能降低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動脈粥樣硬化,經常食用可預防糖尿病心腦血管併發症的發生。

2、黃瓜

黃瓜性味甘涼,甘甜爽脆,具有除熱止渴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瓜含糖僅1.6%,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代食品,並可從中獲得維生素C、胡蘿蔔素、纖維素和礦物質等。黃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抑制人體內糖類物質轉變為脂肪。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合併有高血壓者,每天食黃瓜100克,大有稗益。

3、萵苣

萵苣含有較豐富的煙酸,煙酸是胰島素啟動劑,經常食用對防治糖尿病有所幫助。萵苣可刺激胃腸蠕動,對糖尿病引起的胃輕癱以及便秘有輔助治療作用。萵苣中所含的鉀離子是鈉離子的27倍,可促進排尿,降低血壓。

4、苦瓜

苦瓜有“植物胰島素”之稱。藥理試驗發現,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甙,不僅有類似胰島素的作用,而且還可刺激胰島素釋放,有非常明顯的降血糖作用。有人用苦瓜皂甙製劑口服治療Ⅱ型糖尿病。因此糖尿病病人適當攝入苦瓜,有利於控制血糖。

5、南瓜

當南瓜與澱粉類食物同食時,會提高胃內容物的黏度,延緩胃的排空,果膠在腸道內充分吸水後形成一種凝膠狀物質,可延緩腸道對糖的吸收,降低餐後血糖。此外,南瓜中微量元素鈷含量豐富,鈷是人體胰島細胞合成胰島素所必須的微量元素,能夠促進體內胰島素的分泌,可降低血糖。

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哪些?併發症嚴重時會造成致命傷害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終身性代謝性疾病。長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損並危及心、腦、腎、周圍神經、眼睛、足等,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糖尿病併發症高達100多種,是目前已知併發症最多的一種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腦血管所致,10%是腎病變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臨床資料顯示,糖尿病發病後10年左右,將有30%~40%的患者至少會發生一種併發症,且併發症一旦產生,藥物治療很難逆轉,因此強調儘早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有哪些並發症?

1、糖尿病足: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經病變,下肢供血不足及細菌感染引起足部疼痛、潰瘍、肢端壞疽等病變,統稱為糖尿病足。

2、心臟病變:糖尿病人發生冠心病的機會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常見的有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肌梗塞等。

3、糖尿病腎病:也稱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見而難治的微血管併發症,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糖尿病腎病的早期指標是尿白蛋白,也就是當尿常規中還沒有尿蛋白時,尿白蛋白已經升高,所以尿白蛋白比尿常規中的尿蛋白要敏感得多。

4、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發生於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未經治療、治療中斷或存在應激情況時。糖尿病病人胰島素嚴重不足,脂肪分解加速,生成大量脂肪酸。大量脂肪酸進入肝臟氧化,其中間代謝產物酮體在血中的濃度顯著升高,而肝外組織對酮體的利用大大減少,導致高酮體血症和尿酮體。由於酮體是酸性物質,致使體內發生代謝性酸中毒。

5、神經病變:在高血糖狀態下,神經細胞、神經纖維易產生病變。臨床表現為四肢自發性疼痛、麻木感、感覺減退。個別患者出現局部肌無力、肌萎縮。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則表現為腹瀉、便秘、尿瀦留、陽痿等。

6、眼部病變:糖尿病病程超過10年,大部分病人合併不同程度的視網膜病變。常見的病變有虹膜炎、青光眼、白內障等。糖尿病的病程越長,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越高,不少糖尿病病人只知道定期查血糖和尿糖,而不知道需要定期查眼底,直到視力明顯下降才去看眼科,發現已經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晚期。

7、性功能障礙: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都有陽痿、早洩、性欲低下,月經紊亂等等性功能障礙,可與糖尿病症狀同時出現,但大多數在糖尿病症狀之後出現。醫學認為糖尿病對性功能的影響可能與血管病變、骨盆植物神經病變有關。

結語:糖尿病併發症有很多種,如果不及時進行控制,輕則失明降低抵抗力,嚴重還可能會危及生命安全。雖然說到目前為止對糖尿病並沒有徹底治癒的辦法,但是卻有相關的途徑可以控制血糖,情況嚴重可以通過注射胰島素進行,日常生活中可通過調理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結構改善身體狀況,因此糖尿病患者切勿太過灰心,要積極進行血糖的控制,就可以阻止糖尿病併發症的出現。